A-A+

中国书画名家丁鸿文艺术人生访谈录

2016-05-04 阅读

看过书法家丁鸿文先生作品的人,都能从中感受到一种“韧性”,这种韧性如藤,如鞭,虽然柔软,却有着筋骨劲健,非常坚毅之力量。不论楷书,行书或榜书,观者皆可于丁鸿文先生的书法中体会到在力透纸背的功法里融入的秀雅逸气,如松间水溪,似碧空流云。

丁鸿文

丁鸿文先生1947年生于一个南方城市,江苏武进,其书法中体现出的艺术气韵,也与江苏这一人杰地灵之所在融容交相。追溯与书法之结缘,他从小学三年伊始,以楷书为基,临习欧,柳。及至少年时期,丁鸿文的灵性禀赋在与书法艺术的不断碰撞中,逐渐生发出笃爱的执着,他的字习常常受到表扬和赞誉,这就愈发坚定了他习书的热情。正如丁先生所说:“中国书法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精髓文化,喜欢才能有兴趣和信心学习下去。”自此之后的几十年,不论是经历文革下乡,还是从事忙碌的工作,他都始终不辍地坚持研习。临习古今名家碑帖自不用说,先后对王羲之、黄庭坚、褚遂良、赵孟頫、于右任等古代书家经典进行临摹,且钻研书法理论,只要有机会,便虚心向当地书法名家请教学习。

“当时我周围的同志都会抽烟,喝酒,打牌,但我对这些并没什么兴趣,还是觉得写字有意思。”

在丁鸿文先生的生活中,似乎只有书法是最重要,也是最能愉悦心性的事情。正因如此,一直以来的专注书习让他不论在怎样的环境中都能够心无旁骛,乐在其中,亦渐渐培养出潜净无争的淡泊心性,而由此心性修为出的书艺生涯,更充满着清净致远之艺术魅力。

正本心性妍雅笔墨

《论语》中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其“本”在于对心性的修养,正心既成,何患于事?再“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此“行”是之于德养,德养修为是根本,若有闲暇,才习文学等末技。丁鸿文先生的书法之习,正是以其天赋中自然而然的悟道修心为始。

“学习书法,其实是在做学问,要做好学问,就要先学做人,做人就要先修为心性德行,特别是搞书画,不能被名利所驱,需要平心静气地慢慢修炼,厚积薄发。否则是做不下去的。所以说,对于我而言,少些应酬,多做学问的研究和探索才是最重要的。”

不论环境条件怎样,或工作有多么忙碌,丁鸿文都有一个雷打不动的爱好——看书。从古代到当代,从东方到西方,其所读涉猎文史、哲学、艺术、经济、政治等方面。在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的同时,也对其书艺产生了影响。

“可能是得益于平时看书的习惯,在我书法学习的过程中,似乎读帖比临帖要多一些,但感觉读帖的收获是非常大的。这种思维的活动渗透到实践当中,进步就非常快。”

可见,这个影响是非常好的。可以说,读帖是一个思维熏习的过程,临帖则是践行于实的经历,二者有着不可偏废,相辅相成的关系。然而,丁鸿文又很快意识到,“读”不单之于书法,而是能够拓延到文养修行的方方面面,内蕴深厚之人,方能驾驭得了书法艺术所承载的精神世界。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学习书法,不能只知道写字,理论方面的知识也需要充实起来。因为书法是要写精神的艺术,有了文学涵养才能赋予字体充实的精神而不会看起来匠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嘛,这种精神领域的气质会直接体现在艺术中,所以字外功夫才是修炼的重中之重。”

蕴养之修在丁鸿文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不仅是思想的澄澈,亦有笔墨之精娴。晋代卫夫人在《笔阵图》中有云:“善于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丁鸿文自小以习欧、柳,二者风格,一个平正险绝,一个筋骨劲健。丁鸿文兼修两种风韵,后将其感怀与研索之得融于自我逸格,便形成兼容而沉远的笔意书风。观丁先生楷字,笔画秀劲圆润,结体变化多端,遥相呼应之点画,顾盼有情之字势,皆寓于跌宕起伏之节奏中,以破胆夺气之豪勇呈现出“戈戟森然”之笔势,呈内擫外拓之秀雅,整体字形于平正妍美中渗透有直率爽利之清新感,总体风格直透显出遒劲、清远、洒逸、灵动之郁勃生机。若说丁先生楷字是其沉敛的笔端风华,那么其行草之写,便蒸腾出其疏放纵逸的内在追求。

“要写好草书,一定要有楷书的功底,技是艺之承托,有了楷书的沉稳基础,才能让草书的情感表达游刃有余。”

赏丁先生行草,作品格调清新纯正、笔墨线条灵秀婉转,清远舒展,他将自身之行气起伏自然地带入笔画中,字体虽纤瘦,却能表现出特殊的浑劲古厚之气韵,故而彰显端庄稳健的特点,能从中看出其扎实的楷书功底。之于章法布局,丁鸿文讲究追求统一大方,却富于变化之严谨谋篇,意在平中求奇,彰显美感。在创作过程中,丁先生不仅讲究用笔,更讲究率意,他将平稳扎实之功底韵于纵横游走之姿,娴熟运化使之畅达而墨象灵润,书风自由洒脱,亦酣畅淋漓,杂于逸兴之写更会将人引入自然之胜,节奏分明地向观者传达深邃而悠远的笔墨意蕴,在笔沉墨实、气畅神和的感觉中流露出浓郁的文人气息。通观其作,节奏抑扬,气韵生动,充分展露书法之结构美致,亦透显作者自身学养的儒士风神。

随性逸气荣誉自成

纵观丁鸿文先生的创作生涯,似乎都是在不紧不慢,不愠不火的平和心态中进行着。他从不刻意以所谓的创新来邀媚市场,而是在承古继先的踏实稳沉潜中修习着自成一格的笔墨书风。

“创新不创新,那是功夫到了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去求来的,是经过不断摸索和积累起来的,就像盖楼一样,得一层一层盖吧,等到盖好了,这楼的样子自然就出来了。所以说,专心做该做的事情就可以。”

丁鸿文先生确是一位有着古人情怀的书法家,其所研也皆是随性欢喜之实践,“不求诸人,反求诸己”的儒家思想在他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淡于功利,求于自乐是为他之所求。

“现在要说有所求,那我就是求平淡无奇,不为名利地以书法学习为乐趣,能让我一直这样平心静气地修行书艺人生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了。”

然对于书法艺术的传播善举,丁先生自然是不遗余力的。如今,退休之后的丁鸿文依然受邀忙碌在书法艺术传播的第一线。丁鸿文现为书法、美术协会夏溪分会会长,江苏省老年书画研究院委员,武进区老干部书画协会委员。

上图《海纳百川》 下图《厚德载物》

上图《海纳百川》 下图《厚德载物》

丁先生多年来积极参加全国书法大赛,频频获得优秀奖、金奖。2006年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10周年大奖赛优秀奖。获纪念周恩来总理书画作品邀请赛获奖并入选。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光明在前”全国书画大赛中获金奖。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获金奖。并被评为“辛亥百年百杰书画家”称号,和“具有民族正义感的艺术名人”称号,2014年被聘为中国民族文艺家联合会终生名誉主席。2015年作品被中国企业报道邀约《特邀最受欢迎的人民书画家献礼全国两会》、《特邀书画名家献礼抗战胜利70周年》、《全国百位优秀人民书画家专题报道》、《走进当代书画大家》、《书画界新闻人物献礼全国两会》等并被多家媒体报道。平时不论时间多么紧张,丁鸿文仍然每天都抽时间写写字,这已然成为他一种离不开的习惯。故其笔墨功夫未因忙碌而耽,反愈发精进。

有专家评论丁鸿文先生的书法曰:丁鸿文先生把传统的书法技巧有机地同现代书法相结合,在继承古代书家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手法,充分体现了他独特的审美观点。通观察之下,尤觉神采纷扬,逸趣横生,旋律、节奏都把握的十分和谐,具有非常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他并没有骄傲,他认为书法的最高境界是写心、写思想、写感情。丁鸿文先生的书法已达到了这一境界。

一句“宁静致远”虽是老生常谈,但真正做到的人却屈指可数。书法家丁鸿文先生可算其一。虽已荣誉归至,却仍不忘求索不止。对于他来讲,生活,事业就像艺术创作一般,总是充满着激情和希望。他在知足于现状,不懈于努力的精神追求下,让笔韵与情怀修炼得更加潜静,优雅,沉稳。故观者有信心期待,丁鸿文先生将为中国当代书法界创作出更加优秀的艺术作品!(记者:杨丹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客户提供,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标签:
  •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联合播报发表
  • 转载请注明:联合播报
联合播报是光华通讯社集团主办的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