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透过边缘视野看创新

2016-11-22 阅读

[边缘视野的运用框架,可以用“4V”来代表。如果组织能力低、环境稳定,那么企业还是安分守己地专注于价值客户和增值产品(Valuable)。如果能力低、环境动荡,这样的企业最脆弱(Vulnerable),最需要投资于开拓边缘视野。如果能力高、环境稳定,企业可以用自己的“视差能力”把创新转为组织下意识的习性(Visceral)。假如能力高、环境动荡,边缘视野则可以让企业保持高度警觉而不失重心(Vigilant)]

塞尔维亚的行为艺术家亚伯拉维克(MarinaAbramovic)一向以惊世骇俗的创意扬名。她曾在纽约当代艺术馆中静坐736个小时;曾让观众选择各种材料感触她的身体,包括上了膛的手枪。亚伯拉维克的教学方法也颇具行为艺术特征。

她会在学生面前放上1000页空白的纸张,让学生自由发挥记录下创意,然后把好的放在桌子一边,坏的扔到桌子下的废纸篓里。课后,她首先关注的却是那些被扔进废纸篓的创意,因为它们往往是学生敢想却不敢去做的突变创意。这一教学实验也表明,被边缘化的思想经常暗含主流无法企及的新视角和创意思维。

今年在上海参加的一次创新论坛上,一位主题发言人系统展现了一个互联网能源管理企业的远景:他们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区块链加密技术精准计算出客户的能源消耗量,可以对分布于世界任何角落的能源系统实施有效管理。他们跨越式进步的下一个目标就是为全球各家各户提供能源管理平台。

笔者在现场对一位编辑评论说,这位发言人已经被想象的成功摧毁,因为如果真的如他所想,那么军事冲突完全可以被能源控制替代,能源效率的逻辑又怎能置于国家安全的逻辑之上?专注于工程奇迹的工程师往往无法透过社会和政治的边缘视野看到解决方案的荒谬性。

在静止不晃动的视力检查表前,专注凝视就可以获得视力测评的结果。在目标无异议的市场中,专注产品与营销就容易促成小米过去的奇迹。但在动荡的环境中,企业必须具备“边缘视野”(PeripheralVisioning)。

上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布伦瑞克(EgonBrunswik)用眼睛的“透视镜”原理比喻人们处理信息和选择决策的过程。人的眼晶体瞳孔具备聚光和捕捉边缘视线的两种功能(同时运用杆细胞和锥细胞)。换言之,专注是暂时聚光,利用边缘视野调整下一个聚光点是持续的活动。布伦瑞克认为,人的心理感知过程也如此。丧失边缘视野的决策注定容易落入“专注的陷阱”。

苏默克(PaulSchoemaker)把上述心理学的边缘视野概念运用到商业策略中,建议商业领袖要有“视差”能力(Parallax),即同时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目标,并看到它们之间的差别和价值。

五年前,对一群专注于降低成本的太阳能板生产商,笔者曾经建议尝试用工程和生活美学的两个角度看待太阳能板的未来:“今天,你们担心因为不便宜,用户不买。能否想象,未来你们广告的潜台词是‘因为贵,所以我能消费!’如果太阳能板成为一种炫耀消费,它就能跨过现在的成本壕沟。”

10月30日,马斯克收购的太阳城公司在洛杉矶的环球影城“首映”了豪华版太阳能板,通过此举或许可以发现,工程解决不了的性价比,透过美学的边缘视野,可能不再是问题。

再以丧葬业为例,笔者和北欧一家设计公司讨论,既然生日可以每年庆祝,离别为何不能?我们还没有找到每年庆祝离别的方式,但却通过边缘视野发现,决定丧葬花费的是一个家庭的年长女性。以她们的眼光看产品和服务,设计公司有了许多新方案。

标签:
  •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联合播报发表
  • 转载请注明:联合播报
联合播报是光华通讯社集团主办的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