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绘就幸福“夕阳红”
吴兴在线讯 花园中各种鲜花竞相齐放,周围满眼的绿意与雨后泥土的淡淡清香沁人心脾,漫步在公园式院区,几幢大楼映入眼帘。宽敞的走廊与洁净的窗户交相辉映,午后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房门让整个空间显得十分敞亮。楼梯两侧的墙壁上,一幅幅醒目的安全提示标语温馨十足,走进房间内,整齐叠好的被子与洁净的被单散发着淡淡的清香。
“来,孟爷爷,吃药啦,今天感觉怎么样呀。”护士小崔和大夫又如往常一样开始了例行查房,“好多啦,你们不仅每天定时定点照顾我的起居,还帮助我做专业的康复训练,这身体恢复得快嘞。”今年已经79岁的孟友福说起目前的生活止不住地点赞。“孟爷爷,你有什么不舒服的随时按响床头的急救铃,我们会马上过来的。”护士临走前叮嘱道。
公园式的居住环境、完备的医疗服务,这一幕幕温馨的场景每天都在吴兴区社会福利中心上演。“不同于一般的养老院,在这里老人不仅可以得到照顾,我们还引入了专业的医疗资源,不出门就可以享受三甲医院的服务,且所有费用都可以享受医保报销。并且中心是我区首家运用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机构,旨在让更多的老人不仅老有所养,更能老有所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悉,区社会福利中心于2015年12月完成竣工,近日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建筑面积为6500平方米,共有养老床位250张,配有活动中心、医疗中心、餐饮中心等服务配套设施。中心采用“公建民营”模式引入专业从事养老机构、残疾人养护机构及医疗机构的连锁经营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主要针对我区城镇“三无”老人、重度残疾人及有养老需求的社会老人,提供养护、康复、培训、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高层次、开放型的现代化养老服务。
近年来,社会老龄化速度日趋加快,据统计截止15年底我区已有老人11余万人,社会养老问题愈发受到高度重视,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我区更是探索出了一条以政府监管为主导,社会专业力量为辅的立体化养老体系,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联动第三方专业力量,为创新养老体系机制建设添砖加瓦。
“针对目前公共医疗资源紧缺,而社会化养老需求增大这一矛盾,我们在公建民营养老化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即在大医院中开设养老区域与在养老机构中引入专业的医疗资源,这样既解决了老年人养老就医的后顾之忧,也有助于缓解民营养老机构的床位空置率问题,真正实现政府兜底,社会组织的高端运营。”区相关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医院+养老院”的这一组合,是政府民生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拉动的产物,这个模式体现了政府有限投资的“杠杆作用”,即实现了靠社会力量办“社会事”的目的,又极大地加快了社会养老机构提档升级的步伐,这一举措在我区创新养老机制迈入新步伐中可见一斑。据了解,目前,全区共建成机构养老床位3017张,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46家,2800名老人享受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津贴,798名重度残疾人享受托安养,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福利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收藏本文打印本文关闭窗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