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化探索农村“厕改”新路
围绕问题改进施工方案,筹建有机肥厂实现变废为宝 沾化探索农村“厕改”新路
2016-04-20 作者: 来源: 农村大众
滨州市沾化区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广“水气冲整体双瓮化粪池厕所”,在改造一线不断改进施工方案,得到群众的积极主动参与。截至目前,全区26个示范村、3436户开工改造,已完成2068户。
小改进解了大难题
“这个设计好,一下子解决了冻、渗、漏、晒、不安全等问题!”4月13日,来冯家镇孙家村孙文先家中参观学习的富国街道“第一书记”张塬感到收获很大。
孙家村委委员孙亦东指着厕所外的两个市政井盖说,把双瓮式储粪罐安装的位置降到地下1.8米,罐盖离地面30厘米,再安上两个混凝土圆筒平口管,冬季填充棉絮或麦草,上盖市政井盖,井盖高出地面10厘米,这样就解决冬天容易冻、夏天雨水容易渗入罐内、罐盖容易风化晒裂、人畜踩踏跌落等一系列问题。
冯家镇镇长韩振岚介绍说,该镇在集中参观研究后制定了一套改进方案,彻底打消了群众的多重疑虑。这套方案概括来说就是“五防一保”,即:罐体统一采用双瓮式、一次性吹塑成型,无缝隙、韧性强,防渗;坐便器下面加防臭阀,罐体加排气管,一堵一疏,防臭;冲水压力罐外层加保暖层,罐体上方填充保温材料,防冻;在罐体上方安装混凝土砼管和城市污水井盖,防水、防晒;用城市井盖能防止小孩和牲畜闯落,保安全。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
下洼镇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制定了三种不同的改厕方案。鼓励有条件的一步到位,将旱厕改到屋内,安装坐便器;对一般户采用常规的厕改模式,在院落内采用蹲便器;对鳏、寡、孤、独和困难群众等弱势群体,按照“政府补一块、社会捐一块、村筹一块”的方式,免费帮其挖坑、清理便池、修缮厕屋等,推荐使用坐便器。
冯家镇在改厕过程中坚持不增加群众负担,农户自己清理场地并挖坑以后,镇里免费安装;有条件的村也可免费为群众挖坑。对改厕确有实际困难的,由镇、村两级负责清理场地和挖坑;厕屋不达标的困难户,结合精准扶贫解决,所需费用由政府承担。
计划建有机肥厂
在厕改之初,沾化区就已经把后续的服务统一纳入到改厕工作中来。沾化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巴明华说:“既然要改,就一步改到位,我们计划把农村改厕的后续服务交给市场,探索管理运营的长效机制。”
下洼镇粉李村村委会主任丁学雨,带领村班子在村南征了12亩地,计划投资100多万元,建设一个有机肥加工厂,有机肥厂的收入用于吸粪和设施维护,实现生态循环持续发展。冯家镇政府也正与农业种植大户洽谈建设有机肥料厂,变废为宝,在解决群众后顾之忧的同时,借势发展地方经济。
农村大众报通讯员 陈方明
唐志琦
本文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