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厕所改造小变化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进步
初冬时节,大观镇金龙村朱家院子,一栋栋整齐的房屋,造型别致的花园里芳香沁人心脾,干净整洁的院子里几个邻里话着家常,很难让人想到这是农村。是的,这就是通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后的农家小院。
记者和村民坐在农家小院中拉起家常,“你们这里哪里改变最大?”村民们不约而同地说:“厕所!”
“走,我带你看看现在的厕所。”村民朱现华边说边把记者往家里领。“你看这是我们现在的厕所。”在朱现华的指引下,记者看到,房屋外面青石白墙,里面水箱、蹲便器、废纸篓、洗手台一应俱全。
“以前我们的厕所是用两块板子搭在猪圈房里的,又脏又臭。”朱现华说,记得有一次,亲戚家有个小孩来玩想上厕所,结果走到我家厕所一看被吓了一跳,整整半天的时间他都憋着不上厕所。
在农村厕所改造以前,家家户户面临的情况都差不多:脏、乱、差普遍存在,厕所周边蚊虫随处可见,有时候厕所流出来的污水会弄脏院子。
“环境好坏直接影响村民的身体健康,蚊虫多了容易传播疾病,大家的生活习惯也差,垃圾爱乱扔,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大观镇宣传委员杨志敏说,现在朱家院子每家每户都把厕所进行了改造,环境好了村民的生活习惯也好了,垃圾都能实现分类处理了。
在朱家院子的入口处,村民朱明学正在菜地里施肥,田里的辣椒、莴苣菜、胡豆等长势喜人。
“我的菜是纯天然的绿色蔬菜,不施用化肥,唯一用的肥料就是从三格式化粪池里取出来的肥料。”朱明学说道。记者不禁纳闷了,三格式化粪池还能出肥料?
原来,我区在实施农村厕所改造时,每家每户都要求建设了三格式化粪池。化粪池由进粪管、分格池、过粪管、出粪管、盖板组成。第一池每天接纳新鲜粪便,厌氧发酵分解分层;第二池阻留沉淀,深度厌氧发酵;第三池用于储粪,粪水用于施肥。
朱明学所用到的肥料就是从三格式化粪池里第三池中取出的肥料。“这既让我们环境变好,还生态环保,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朱明学笑呵呵地说,改厕改的不仅是生活环境,也改变了大家的生活习惯。
大观镇金龙村厕所改造只是我区推行厕所改造的一个缩影,今年,我区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纳入民生实事,突出村庄环境整治重点,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全面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截至目前,我区厕所改造已经完成3216户,年内将完成3850户。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