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日照夫妇卖小吃年收入10万 只为孩子生活更好一点

2017-03-21 阅读

本组图片作者:陈为峰/视觉中国

  2017年3月10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刘家官庄镇沿街的一个小吃摊前,每天早上都聚满了吃早点的顾客,小吃摊的主人刘桂奎、李顺霞夫妇更是忙得不可开交。1元钱一碗的豆腐脑,6元钱一斤的油条,近十年来从没涨价,货真价实,味道可口。

  刘桂奎、李顺霞夫妇的小吃摊只有3张餐桌,凭借着他们辛勤的经营,成为本地一大特色美食。它满足了人们对于餐饮的需求,也承载着一个农家的全部希望。一年下来,小吃摊为夫妻俩带来了10万多元的收入。

  每天凌晨4点左右,夫妻俩会早早起床,把浸泡了10多个小时的黄豆磨成浆,然后分工:李顺霞负责烧豆浆,做豆脑,刘桂奎负责和面。

  5点多钟,夫妻俩就会准时到达离家100多米的街头出摊。支锅生火,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现场炸制,顾客随时都能吃到香脆的油条。两个容量40公斤的保温桶,保证了豆脑和豆汁始终保持着热腾腾的温度。

 

刘桂奎、李顺霞夫妇在炸馓子。

    8点左右,早餐高峰过后,夫妻俩开始炸制当地人喜爱的一种油炸食品:馓子。他们在原来老工艺的基础上,又在原料里增加了黑芝麻等食材,保持了原汁原味,还增加了营养。

    中午时分,开始收摊,粗略清点一下,收入基本保持在六七百元,多的时候千元露头。

    这时候,夫妻俩才坐下来吃上一顿正式的“早饭”。

    刘桂奎、李顺霞夫妇告诉记者,他们所付出的这一切,就是想让自己的3个孩子生活得更好一点。但聪慧的孩子们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

    16岁的大女儿刘梦黎是莒县文心高中高一学生,学习成绩在班里排6-7名;10岁的二女儿刘晓云是刘家官庄中心小学四年级二班学生,从2年级开始,始终保持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7岁的儿子刘伟元在幼儿园也表现不错。

    看似简单的小吃摊,由于夫妻俩的苦心经营,成就了一个普通农家的梦想。

刘桂奎、李顺霞夫妇在为一位学生称馓子。

李顺霞夫妇在炸馓子。

刘桂奎在整理刚炸好的馓子。

李顺霞在炸油条。

刘桂奎、李顺霞夫妇的儿子刘伟元专拣卖相不好的油条吃。

刘桂奎、李顺霞夫妇的女儿刘晓云放学后在小吃摊的桌子上写作业。

标签:
  •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联合播报发表
  • 转载请注明:联合播报
联合播报是光华通讯社集团主办的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