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盛世藏珍宝(文化视点)

2018-08-10 阅读


盛世藏珍宝(文化视点)
 
2006年09月21日03:57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盛世藏珍宝(文化视点)

 

子龙鼎

盛世藏珍宝(文化视点)

 

陕西东路皮影

盛世藏珍宝(文化视点)

 

大师虘簋

盛世藏珍宝(文化视点)

 

黄花梨有托泥四腿香几

盛世藏珍宝(文化视点)

 

北魏古阳洞高树龛释尊佛首“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是国家文物局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政府工作项目,旨在抢救我国流失海外及散落民间的重要珍贵文物。从2002年起,至2006年5月,共实施14个重大征集项目,使用中央财政资金近2亿元,抢救征集了流散于海内外各类珍贵文物204件,珍贵皮影文物6万余件,文物类别囊括书画、青铜器、佛教造像、古籍善本、家具、皮影、玉器、陶瓷等类。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国家外汇极度缺乏的情况下,就曾拨巨资抢救了诸如《中秋帖》、《伯远帖》、《五牛图》、《韩熙载夜宴图》等珍贵文物。

  征集文物的鉴定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任何一件文物的征集鉴定,都一一征求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相关专业领域所有专家意见,并请专家独立出具书面鉴定意见,如有不同意见立即放弃该项目。这几年征集工作中有哪些突出的项目及相关文物呢?

  青铜器

  子龙鼎 子龙鼎据传上世纪20年代出土于河南辉县,出土后即流入日本。子龙鼎的首次公开面世是在2004年6月,日本企业家千石唯司将其收藏的青铜镜和其它青铜器在大阪举办私人收藏品展览,子龙鼎首列其中。

  2006年4月,国家动用征集专项资金,使这件流失海外近百年的中国青铜瑰宝回归祖国怀抱。

  子龙鼎是现已发现商代青铜圆鼎形体最大的一件,堪称商周青铜器中的瑰宝,国之重器。无论从铸造技术,还是造型艺术来说,均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精品。

  “大师虘簋”等8件青铜器 8件中有7件于1940年2月出土于陕西扶风任家村,1件为1941年陕西西安出土。任家村窖藏青铜器共出土100多件,即著名的“善夫梁其”器群。

  大师虘簋器盖同铭,各铸7行70字。善夫吉父鬲保存完好,铭文17字,铸造范线范缀清晰、皮壳锈色清楚,有一件尚有挖掘时碰伤的痕迹,其铭文对研究周原青铜器及“善夫吉父”家庭具有重要价值。

  古籍善本

  著名藏书家陈清华所藏古籍善本以数量大、质量高闻名海内,与天津周叔弢先生并称“南陈北周”。此次征集的善本,是陈清华早年留给其子陈国琅先生的。

  这批陈清华旧藏的善本古籍中,既有罕见的宋元旧椠,又有明清名刻精抄以及名人校跋之本。如宋嘉定年《施顾注东坡先生诗》,元刻本《杨仲弘诗集》,明活字本《欧阳文忠公归田录》,清初《碧云集》等23种善本古籍。

  佛教造像

  龙门与云冈石窟石造像中有两件分别是龙门造像史上两个顶峰时期——北魏和盛唐的代表作。

  龙门石窟北魏古阳洞高树龛释尊佛首 该佛头系1991年春美籍华人陈哲敬在纽约从一位美国收藏家手中购得。

  龙门石窟唐代火顶洞左胁侍观音菩萨头像 此头像多次在台湾展览,1989年著录于台北出版的《中国古佛雕》。1992年经龙门石窟研究所勘测确认为龙门火顶洞左胁侍观音菩萨头像,1993年著录于《龙门流失雕像集》。

  古典家具

  长期以来,存世的中国古典家具数量越来越少,国际藏家及国内私人藏家大肆搜求,精品流失严重;国内各博物馆对收藏中国古典家具力度不够,馆藏量极少。2005年,国家两次斥资征集了流散于境外的50件明清家具。

  明黄花梨有托泥四腿香几 香几存世量极少,完整无损的更加珍贵。该香几木质统一,色泽暗橙黄色,包浆古旧自然,十分珍贵。

  明黄花梨夔凤纹拍子抱鼓墩衣架 黄花梨衣架传世极少,此衣架主题部件完好,木活严密,雕刻精美传神。

  明黄花梨攒十字连方纹隔扇 用黄花梨制作隔扇和屏风是明清之际的时尚,传世至今的多已损坏。此隔扇应是明代“碧纱橱”原物。

  清黑漆嵌螺钿婴戏图方角大柜 传世软嵌螺钿器物多为小件箱匣,大件家具极为罕见。此方角大柜灰胎黑漆,满嵌细密婴戏人物,工艺手法细腻高超,应是清初晋作家具中惊世之作。

  皮影

  皮影戏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流传在我国二十几个省市,而且传到了西欧、南亚各地,并被西方艺术家称为“有声电影的鼻祖”。

  征集工作中发现的这批6万余件皮影文物数量巨大、地域类型广泛、年代序列清晰、已经基本构成了一个类型多样、序列完整的皮影文物体系。

  谢小铨文 摘自《收藏家》

标签:
  •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联合播报发表
  • 转载请注明:联合播报
联合播报是光华通讯社集团主办的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