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财爷:体育是大生意 盼商业机构利用支持运动力量

图:曾俊华(左二)和曹星如(左三)拿着三条拳王腰带合照
大公网5月9日讯(记者冯瀚林)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昨日发表题为《体育经济学》的网誌,指出在海外,体育运动都是一门大生意,相关的产业链非常庞大。他续说,香港是相对细小的市场,但以本地拳手曹星如为例,即使从小规模开始,也能慢慢发展出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起点在于一定要有优秀运动员。他期望,更多商业机构能够支持本地运动员和赛事,与政府和体育界一同发掘出体育产业的无尽潜力,创造多赢。
曾俊华昨发表网誌,指上周四晚他到本地拳手、“神奇小子”曹星如的拳馆探班。探班当晚,现场有不少男女白领在学拳或健身,相信当中不少人是慕名而来学拳,这亦反映一个知名运动员,可以带动的商业利益。
曾俊华又表示,在海外,体育运动都是一门大生意,相关的产业链非常庞大,除了运动员本身吸金力强大,整条产业链也能带动广告宣传、赛事统筹、体育用品,甚至饮食、旅游、酒店等等,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他以英超联为例,刚夺得冠军的李斯特城,据英国媒体报道,估计从赛事奖金、门票收益、广告贊助以及下季参与欧洲赛事的出场费等,可以得到1.5亿镑(16.6亿港元)的收入。另外,当地民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价值更是难以计量。
曾俊华强调,香港是相对细小的市场,很多体育赛事基于观众群较小以致较难产生可观的商业效益,成为了体育产业发展的瓶颈。但以曹星如的故事为例,即使从小规模开始,也能慢慢发展出一个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而整条产业链的起点,一定是要先有优秀的运动员。他重申,政府一直投入资源和透过不同政策配合,同时?力推动体育普及化,在港举办更多体育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