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闪闪泪光鲁冰花:“台湾文学之母”钟肇政去世

2020-05-17 阅读

据台湾《中国时报》消息,被尊称为“台湾文学之母”“客家文学之母”的台湾作家钟肇政于5月16日晚7时逝世。

1925年,钟肇政生于日治时期台湾新竹州大溪郡龙潭庄字九座寮(今属桃园市龙潭区)。早年入读淡江中学,彰化青年师范学校毕业。兵役期间,他因高烧不退造成听力障碍。战后就读台大中文系仅两天即辍学。辍学的原因之一就是听力障碍,上课时须将桌椅搬到教授旁边才能听课,但教授口音却让他难以适应。另一原因,是他考进台大中文系后,才发现课程内容多是四书五经、唐宋八大家等,而自己感兴趣的是现代文学。

1951年4月,钟肇政写出第一篇小说《婚后》,投寄《自由谈》杂志,很快获得发表。这让他得到很大的鼓舞,从此勤奋笔耕。1961年,他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鲁冰花》,同年《浊流三部曲》的第一部《浊流》发表于《中央日报》。《浊流三部曲》(《浊流》《江山万里》《流云》)是写战后第一代作家的日本经验,它揭露当时台湾人,生命的过去充满辛酸、屈辱、苦难、挫折;生命的未来也因政治大震荡而迷惘不安……他企图冲破迷惘,追求安身立命的依凭,开垦这块心灵地域的荒原。

《鲁冰花》类似“少年小说”,得过中华文艺奖章及多个奖项。相较于《浊流》的大河气势,这部小说属于涓涓细流。却成为他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鲁冰花》批判社会的社会贫富差距、教育体制、农村发展及黑金政治等问题。1989年,由杨国立导演、吴念真编剧的同名电影公映。此后,甄妮在央视春晚上翻唱了同名歌曲(曾淑勤原唱),成为两岸同胞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在文学活动方面,五十年代钟肇政与陈火泉、廖清秀、钟理和、李荣春、施翠峰、许炳成(笔名“文心”)等一群热心文学创作的台籍作家,发行一份油印小型文学刊物,名为《文友通讯》。当时许多日治时期的省籍作家都面临着语言转换的困难,默默地重头学起中文写作,这些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文坛上也被挤压到“边缘再边缘”的位置。钟肇政认为,“他们需要互相鼓励与互助,更渴求友情的慰藉。”

于是,钟肇政决定发起这份刊物。这份刊物主要刊登同仁作家已发表之作以供其他成员评阅;同时刊登同仁评论其他作家作品的文章,并告知征文信息及同仁的动态。这份刊物的寿命虽短,但发起这份刊物的台籍作家在编辑、传阅刊物的过程中,形成一股成员相互之间的凝聚感。这样的凝聚感在当时政治肃杀、人人自危的情况下,显得更加突出、可贵。

1958年9月,在白色恐怖的压力之下,《文友通讯》在发行了一年四个月之后,宣告停刊。

创作之余,钟肇政也积极显扬台湾前辈作家的成就。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他先后参与推动不少台湾作家纪念馆的活动,关心文学环境与文化建设。先后成立的“钟理和纪念馆”、“赖和纪念馆”、“杨逵纪念馆”、“吴浊流纪念馆”、“邓雨贤音乐馆”等,都有钟肇政的努力和汗水在内,其发扬台湾文学的无私精神令人敬叹。

“解严”后,钟肇政积极参与社会运动,担任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理事长、台湾笔会会长及客家电台董事长,曾举办过台湾文学营、客家夏令营和冬令营,为推广台湾文学、栽培文学种苗竭心尽力。2003年10月正式开馆的台湾文学馆,也有钟肇政与多位文学界、学术界的热心人士大力奔走,始能顺利创设。

钟肇政曾任小学教师、东吴大学东语系讲师、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理事长等职务,获奖无数,在台湾文坛辈分极高。他曾表示,“阅读小说,我特别重视整体性的印象,因此,在评审的过程中,我特别偏好带有心灵探索、冒险性的小说。它们的表达形式应较为厚重、不轻浮,但技巧要新颖、不落俗套。”

钟肇政也喜欢音乐,自学钢琴,有时也会哼歌,曾表示自己有“绝对音感”,若非重听,可能就往音乐之路发展。平时生活简单,每天7、8点起床吃早餐、翻报纸、看看电视,喜欢看棒球。

对于文学界和媒体对钟肇政的尊称“台湾文学之母”,他笑着说:“‘台湾文学之母’会有种种解释,真正的意义,是因为客家文化馆已经有了一个‘台湾文学之父’,他就是彰化的赖和。他也是客家人,但不会说客家话。他职业是医生,只是业余从事小说创作,虽然作品不是很多,可是字字珠玑,很了不起。在日本人占领的时代,人们都是讲日语写日语,可他坚持用汉语创作,还文白参半,留下了优美的作品,留下可以作为台湾文学典范的作品。我尊重他。我是个老头,但在文学活动中也培养了很多弟子,作品有一些影响,被说成‘文学之母’,没什么关系,我还要感谢,这是对我的恭维。”

据台湾《中国时报》消息,被尊称为“台湾文学之母”“客家文学之母”的台湾作家钟肇政于5月16日晚7时逝世。

1925年,钟肇政生于日治时期台湾新竹州大溪郡龙潭庄字九座寮(今属桃园市龙潭区)。早年入读淡江中学,彰化青年师范学校毕业。兵役期间,他因高烧不退造成听力障碍。战后就读台大中文系仅两天即辍学。辍学的原因之一就是听力障碍,上课时须将桌椅搬到教授旁边才能听课,但教授口音却让他难以适应。另一原因,是他考进台大中文系后,才发现课程内容多是四书五经、唐宋八大家等,而自己感兴趣的是现代文学。

1951年4月,钟肇政写出第一篇小说《婚后》,投寄《自由谈》杂志,很快获得发表。这让他得到很大的鼓舞,从此勤奋笔耕。1961年,他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鲁冰花》,同年《浊流三部曲》的第一部《浊流》发表于《中央日报》。《浊流三部曲》(《浊流》《江山万里》《流云》)是写战后第一代作家的日本经验,它揭露当时台湾人,生命的过去充满辛酸、屈辱、苦难、挫折;生命的未来也因政治大震荡而迷惘不安……他企图冲破迷惘,追求安身立命的依凭,开垦这块心灵地域的荒原。

《鲁冰花》类似“少年小说”,得过中华文艺奖章及多个奖项。相较于《浊流》的大河气势,这部小说属于涓涓细流。却成为他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鲁冰花》批判社会的社会贫富差距、教育体制、农村发展及黑金政治等问题。1989年,由杨国立导演、吴念真编剧的同名电影公映。此后,甄妮在央视春晚上翻唱了同名歌曲(曾淑勤原唱),成为两岸同胞几代人的共同记忆。

在文学活动方面,五十年代钟肇政与陈火泉、廖清秀、钟理和、李荣春、施翠峰、许炳成(笔名“文心”)等一群热心文学创作的台籍作家,发行一份油印小型文学刊物,名为《文友通讯》。当时许多日治时期的省籍作家都面临着语言转换的困难,默默地重头学起中文写作,这些人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文坛上也被挤压到“边缘再边缘”的位置。钟肇政认为,“他们需要互相鼓励与互助,更渴求友情的慰藉。”

于是,钟肇政决定发起这份刊物。这份刊物主要刊登同仁作家已发表之作以供其他成员评阅;同时刊登同仁评论其他作家作品的文章,并告知征文信息及同仁的动态。这份刊物的寿命虽短,但发起这份刊物的台籍作家在编辑、传阅刊物的过程中,形成一股成员相互之间的凝聚感。这样的凝聚感在当时政治肃杀、人人自危的情况下,显得更加突出、可贵。

1958年9月,在白色恐怖的压力之下,《文友通讯》在发行了一年四个月之后,宣告停刊。

创作之余,钟肇政也积极显扬台湾前辈作家的成就。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他先后参与推动不少台湾作家纪念馆的活动,关心文学环境与文化建设。先后成立的“钟理和纪念馆”、“赖和纪念馆”、“杨逵纪念馆”、“吴浊流纪念馆”、“邓雨贤音乐馆”等,都有钟肇政的努力和汗水在内,其发扬台湾文学的无私精神令人敬叹。

“解严”后,钟肇政积极参与社会运动,担任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理事长、台湾笔会会长及客家电台董事长,曾举办过台湾文学营、客家夏令营和冬令营,为推广台湾文学、栽培文学种苗竭心尽力。2003年10月正式开馆的台湾文学馆,也有钟肇政与多位文学界、学术界的热心人士大力奔走,始能顺利创设。

钟肇政曾任小学教师、东吴大学东语系讲师、台湾客家公共事务协会理事长等职务,获奖无数,在台湾文坛辈分极高。他曾表示,“阅读小说,我特别重视整体性的印象,因此,在评审的过程中,我特别偏好带有心灵探索、冒险性的小说。它们的表达形式应较为厚重、不轻浮,但技巧要新颖、不落俗套。”

钟肇政也喜欢音乐,自学钢琴,有时也会哼歌,曾表示自己有“绝对音感”,若非重听,可能就往音乐之路发展。平时生活简单,每天7、8点起床吃早餐、翻报纸、看看电视,喜欢看棒球。

对于文学界和媒体对钟肇政的尊称“台湾文学之母”,他笑着说:“‘台湾文学之母’会有种种解释,真正的意义,是因为客家文化馆已经有了一个‘台湾文学之父’,他就是彰化的赖和。他也是客家人,但不会说客家话。他职业是医生,只是业余从事小说创作,虽然作品不是很多,可是字字珠玑,很了不起。在日本人占领的时代,人们都是讲日语写日语,可他坚持用汉语创作,还文白参半,留下了优美的作品,留下可以作为台湾文学典范的作品。我尊重他。我是个老头,但在文学活动中也培养了很多弟子,作品有一些影响,被说成‘文学之母’,没什么关系,我还要感谢,这是对我的恭维。”

标签:
  •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联合播报发表
  • 转载请注明:联合播报
联合播报是光华通讯社集团主办的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