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评论:三期叠加 稳定楼市意义重大

2016-05-26 阅读

  根据机构测算,考虑地方政府债务置换,资金投放并未缩减,4月全口径社会融资同比增长17%,高于3月16.6%的水平,延续了一季度高增长的态势。但是,4月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零售总额、1-4月固定资产投资等重要指标,增速全线下滑,与一季度形成明显反差。房地产仍旧“一枝独秀”,“拿地-开发-销售-价格”全链条上攻。这意味着,无论“需求侧”和“供给侧”结合的“稳中求进”,还是锐意“供给侧”的“以退为进”,都没那么简单。

  目前,新经济体量弱小,去年创业板、中小板上市公司利润不足全部A股上市公司利润的10%;产能过剩与高杠杆已形成循环,一季度国企利润下滑13.8%,债务却同比增长了18.3%;银行不良率连续17个季度攀升,去年还充足的拨备覆盖率已亮起红灯,部分银行拨备覆盖率已降至150%的警戒线;集中于工业的民间投资,其4月增速仅5.2%,不及去年同期一半,产能过剩形势不言自明。防范金融风险,为新经济腾出信贷和土地,产能和杠杆去化亟待推进。

  近期,去产能全面提速。5月18日,决策层连出三套去产能组合拳,2016-2017年,央企要减少10%左右的钢铁和煤炭现有产能;到2020年,还要压减一批水泥熟料、平板玻璃产能。工厂关闭、打破刚兑,不仅会给工业生产、就业和消费带来明显冲击,而且会让不良贷款显化,短期流动性冲击和信用紧缩也有可能出现。考虑目前的经济形势,“三期叠加”的阵痛真正袭来了。

  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刊文,研判中国经济时,9次提到“就业”,强调“稳定和扩大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近期,在深改组24次会议上,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也表明,当前经济形势下,短期激励措施是必要的。由此,缓冲阵痛需要这样一个实体,它能以巨大的腾挪空间,为转型创造平稳的环境。毫无疑问,从稳定就业(建筑业就有8000万工人)、稳定投资体量、维护金融秩序的角度看,房地产的腾挪空间最大。而且,目前的楼市形势,已开始向决策层期待的方向运行。

  首先,一线楼市开始降温,体量大、城镇化有潜力的二线城市成为新动力。

  近日发布的70城房价指数显示,此前火爆的京沪深楼市,4月房价涨幅已跌出前三,取而代之的是合肥、厦门和南京,而前期遭遇爆炒的深圳楼市,4月二手房价领跌;CREIS中指数据显示,4月20个代表二线城市新房成交再创单月新高,同比、环比分别增长78.8%和3.9%。而且,二线城市出现普涨态势,就连库存周期最大的沈阳(消化周期超过40个月),4月的销售面积同比也增长了37%。与此同时,之前火爆的一线楼市迅速降温,4月新房成交面积同环比分别下降8.2%和27.8%。

  其次,此前深陷库存泥潭的三、四线城市,也开始触底反弹。

  4月,12个代表三、四线城市成交同比上涨67.9%,创2010年以来的单月新高。同时,楼市开发投资回升扩大至三、四线城市。根据CREIS中指监测,1-4月,三、四线开发投资同比增长7.8%,比40个重点城市高出1个百分点。另外,70城房价指数显示,三线城市房价连续3个月上涨,这对去库存、稳投资是莫大帮助。

  因此,楼市政策很明确,控制过快上涨的城市,提振需求疲软的城市,保持楼市平稳上升,这既是决策层通过因城施策可掌控的,也是当前经济形势需要的。5月18日,70个城市房价指数发布后,针对一、二、三线城市房价首次全线上涨,结合宏观经济数据,国家统计局召开媒体通气会。会上指出,房地产带动效应大,前端影响到钢铁、水泥等原材料行业,后端影响着装修、家电等行业。结论是,房地产回升对经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对GDP增长贡献率提升。

  国家统计局强调,尽管行业走过了高速增长阶段,但我国城镇化还有空间,改善性需求潜力大,房地产具有保持稳定增长的潜力。即人口红利结束、城镇化中速增长,2013-2014年楼市9.5万亿元的开发投资和13亿平方米的销售将是楼市的“顶部”,行业大周期下行已开启。因此,国家统计局明确表态,强调楼市对经济稳定的作用,信号意义特别重要。

  换言之,在“三期叠加”的阵痛期,需要房地产这个腾挪空间特别大的行业,缓冲投资和经济下滑,稳定资产价格和金融秩序。近期,重点城市土地市场火爆,今年或将成为诞生地王最多的一年。各大城市土拍现场,频繁出现央企或国企身影,这显示,民间投资较为弱势,国企或央企要“挑大梁”;另一方面,实体有效资产形成不足,出于国企投资回报、稳增长考核,资金往楼市走。

  不可否认,楼市的此种定位,有部分异化的结果,如投机炒作,过度“加杠杆”,资金“脱实入虚”,没有与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楼市复苏没有跟城市群的布局走,部分地方寄望土地财政复归,将去库存等同于卖房子等。对此,近期决策层强调,防范泡沫和过度加杠杆,楼市短期激励也要与新型城镇化结合。笔者预计,热点二线城市“被打压”的案例会多起来,但考虑到楼市在“三期叠加”下的定位,以工业为主的二线城市经济增长乏力,楼市调控的力度整体偏弱。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 李宇嘉

(责任编辑:罗伯特)

  • 新浪财经官方微信

    中国财经app

  • 新浪财经官方微信

    中国财经微信公众号

  • 新浪财经官方微信

    中国新三板APP

  • 新浪财经官方微信

    中国新三板微信公众号

  • 相关阅读

  • 11月楼市成交涨超"银十" 新政刺激一二线城市增长

    CREIS中指数据显示,2015年11月监测的主要城市成交面积环比上升3.84%,超6成城市环比上涨,同比去年11月上涨21.18%。进入2015年,楼市在房企年末冲刺后进入盘整期,楼市整体表现欠佳,2月迎来传统春节,楼市成交继续走低,3月楼市企稳回升,4月楼市成交再上涨,5月利好政策不断,楼市成交继续回升趋势,6月楼市成交继续回暖,但涨幅收窄,7月成交止升回落,8月继续。

    2015-12-03 07:10

    分享

  • 北京划定城市增长刚性边界遏制“摊大饼”无序蔓延

    生态红线区面积约占市域面积的70%以上。与此同时,北京结合市域环境容量以及功能疏解、减量发展的目标,将中心城、新城、镇中心区、独立城镇组团、重点功能区划为集中建设区,其面积约。

    2016-02-22 07:26

    分享

  • 北京划定城市增长刚性边界 遏制“摊大饼”无序蔓延

    记者从北京市规划委获悉:经过两年的努力,北京基本完成了全市域生态红线和城市增长边界划定工作。在集中建设区外划定城市增长刚性边界,城镇建设项目选址建设均应控制在城市增长边界以内,坚决遏制城市“摊大饼”式发展。

    2016-02-22 08:38

    分享

  • 楼市过热警报已拉响 分类调控料在更多城市上演

    巨资拿地可能加剧房企高负债、高杠杆风险,一旦楼市风向转变,中小规模房企的破产可能对局部金融安全带来隐患。业内普遍预期,楼市差别化调控将进一步深化,地价、房价过热城市或将严控杠杆甚至是有序“去杠杆”,并出台增加土地供给、限购等措施。

    2016-05-23 11:22

    分享

  • 北京楼市5月量降价稳 国内一线城市4月楼市集体降温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政策和市场对房产中介就业的影响,比其他职位要明显得多。目前,这一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房价触顶降温,促使了房产中介跳槽情况加剧;二是房地产中介将面临史上最严整顿,这也将助推更多房产中介产生跳槽转行的想法。上述人士坦言,未来房产中介跳槽意愿将持续走高,房产中介有可能迎来“跨行业跳槽期”。

    2016-05-23 16:48

    分享

  • 北京楼市5月量降价稳 预计六七月份迎下行拐点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政策和市场对房产中介就业的影响,比其他职位要明显得多。目前,这一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房价触顶降温,促使了房产中介跳槽情况加剧;二是房地产中介将面临史上最严整顿,这也将助推更多房产中介产生跳槽转行的想法。上述人士坦言,未来房产中介跳槽意愿将持续走高,房产中介有可能迎来“跨行业跳槽期”。

    2016-05-23 14:32

    分享

  • 新房成交环比降3成 5月前20天北京楼市成交量继续萎缩

    报价也渐渐成为二手房源能引来看房人的关键。 以东三环潘家园区域为例,3月份,该区域的小户型报价已经被抬升到4万元/平方米,而到了本月,超过这样的报价已经引不来看房人。“我这套房子,降了20万元,才总算有人看了。”市民董女士告诉记者。董女士在潘家园东里有一套大约80平方米的两居,之前报价300万元,一直约不到看房人。上一周,着急的董女士将报价调低了20万元

    2016-05-24 15:43

    分享

  • 成交量同比增长超五成 三线城市楼市走热

    二线城市在楼市复苏环境下,保持稳定增长。三线城市由于春节期间回乡置业需求以及部分城市靠近一线城市,充分享受到了其溢出效应,增长极其惊人,如东莞、惠州,同比增长分别为138%、92%。考虑到仅个别城市采取了限购政策,而绝大部分城市仍以去库存为指导方针,预计二季度一线城市成交量可能高位盘整外,二、三线城市仍将保持稳步增长。

    2016-04-15 09:07

    分享

  • 点击查看更多

    标签:
    •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联合播报发表
    • 转载请注明:联合播报
    联合播报是光华通讯社集团主办的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