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一岭十八岗”(63)侯岭(八):隋堤烟柳永城访运河

2016-08-23 阅读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口,吴山点点愁。”唐代诗人白居易在《长相思》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从中原大地到烟波扬州的水上交通图。古代的交通远非今日发达,水路交通尤为重要。也正是贯穿中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隋唐大运河在其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使南方丰饶的物产通过这条黄金水路直达中原腹地,中原的兵力、物产也通过此河运至南方。这条长2700公里的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在隋、唐、宋三代为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被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观。在2014年6月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通济渠商丘夏邑段赫然在列,填补了商丘世界遗产方面的空白。

  笔者在赴侯岭呼庄采访呼延赞墓时,沿永宿公路行走,在路边即看到商丘市文物局所立的隋唐大运河文物保护碑。呼庄村民冯远碧说,现在的永宿公路路基基本就是原来运河的南大堤,上世纪80年代还有三四米高。而据了解,从永城至商丘的325省道永商南线公路的路基也是叠加在原隋堤南大堤上的。隋唐大运河与商丘的渊源可谓厚矣,大运河故道通过商丘的距离较长,途经睢县、宁陵县、睢阳区、虞城县、夏邑县、永城市,长达近200公里。永城作为大运河沿岸的重要城市之一,其发展兴衰与大运河的开凿与废弃关系十分密切。

  依托运河兴永城 千年古城传说多

  1996年春,永城市政府在拓宽永宿公路时,在侯岭运河故道内发现一艘唐代木船,见证了当时运河上的商贾繁华。据商丘、永城文物工作人员的联合抢救性发掘清理,证实该船为唐代货船,船长25米,宽5米余,深约1.5米,可分为33个船舱。出土的船上所载物品有瓷盆、瓷碗、三彩盆、釉陶碗、陶盆、陶丸、开元通宝铜钱、柳条筐等67件。从大船的规模和出土物品的丰富程度即可见当时运河贸易的兴盛。经调查,在永城酂阳集运河故道仍埋有沉船。永城市博物馆馆长李俊山介绍,几十年来,在农田水利及修路、基建过程中,群众在大运河内挖出难以数计的唐宋时期陶瓷器,以及铜铁器等,瓷器涉及景德镇窑、均窑、汝窑等20多个窑系,造型多样,是我国隋唐宋瓷器的一座宝库。目前,永城博物馆也收藏了一部分大运河内出土的文物。这些都说明昔日的运河漕运非常繁荣。

  永城,是一座依托隋唐大运河发展起来的城市。隋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诏命开凿大运河,通济渠(又称汴水)段为首期工程。隋大业六年(610年),将彭城(今江苏徐州)、睢阳(今商丘市睢阳区)二郡之地各划出一部分另置永城县,县治位置在今西城区东北三里古城赵庄一带。隋大业十二年(616年),城被农民军房宪伯部攻破而废。唐武德五年(622年),移县治于马甫城(今西城区)。为什么要移县治于马甫城一带呢?因为随着永城县的设立,在其相近的地方设立运河码头成为必须,以利于货物的周转,于是在西南三里处的运河堤建南北码头。由于货运繁忙,在码头周围逐渐聚集起大量的人口,贸易也日益繁荣起来,形成一座小城马甫城,并在此设立了驿站。在永城被农民军攻破之后,就近移治于马甫“跨汴而城”,依托运河这条黄金水道,码头周围就形成了永城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从而逐渐兴起为一座千年古城池。

  关于永城县名的由来,据传还与运河和隋炀帝有关。上世纪80年代《河南青年》曾连载过一篇文章《河南省县名由来》,对于永城是这样介绍的:“相传,隋炀帝开挖汴水(时称通济渠),沿岸筑城,永城为其一。因城址较高,屡遭水击而不破,故名永城,取‘永远之城’之意。”与之相对应,永城当地还流传着一个故事:隋炀帝开挖通济渠后,巡游江南,来到马甫城,看到沿河两岸驿站、树木等都被水淹没毁坏,而马甫城完好无损,遂脱口而出:“马甫城,马甫城即永城也。”当地官员为迎合隋炀帝,遂将马甫城改称“永城”,意即“永久坚固,摧而不毁”。事实是如此吗?对此,永城市党史办原副主任、副研究员侯永之说,这些说法经不起推敲,且不合史实。永城刚建城时,治所在赵庄,12年后才迁至马甫城。而且隋炀帝南巡在永城停留这个说法,历史上没有任何记载,只有民间传说。而永城之名当是沿用了甲骨文中的“攸地之永”,且为陈梦家所著《殷墟卜辞综述》一书证实,应该更为可信。虽然传说故事与史实相差甚远,但从此可以看出运河文化在永城一带的影响力。

  汴河水流出繁华 古唐船见证漕运

  一条运河史,就是一部经济史。在杨广修筑大运河之后,这条河多被解读为:隋炀帝为到江南游玩方便。实际上绝非如此,实现对江南的控制和军事兵力运输才是其主要目的。在谈到隋唐大运河的作用时,唐代诗人皮日休曾写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汴河怀古》)作者在这里肯定了隋唐大运河的积极意义,说是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比,对隋唐大运河在繁荣经济方面发挥的作用给予了极高评价。

  运河通,城市兴,大运河哺育了河畔的城市群,并与其共荣共生,大运河流经永城也促成了其历史上的繁荣发展。大运河永城段开凿于隋代,漕运繁荣于唐宋。对于永城的带动主要表现为三点:一是大运河进一步促成了永城的交通枢纽地位,“东接徐淮,西联梁宋,实豫东之门户”(清光绪《永城县志》),成为中原通往江淮的重要物资集散地和中转站,肩负着南北物资运输的重任。二是大运河促使永城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增加,其建制规格和政治地位不断提高,“在宋为郡”(明嘉靖《永城县志》),在金代则升格为永州。三是大运河促进永城的商业活动更加繁荣,形成运河经济带。漕运商旅,往来不绝,粮商、盐商、茶商、丝商甚至国外商人皆聚集于此,使永城成为运河畔重要的商业都市。南宋后,大运河基本废弃,永城航运地位不再,元代时降为永城县。

  隋堤烟柳漫销魂 永城八景载其中

  “连浦一程兼汴宋,夹堤千柳杂唐隋。从来此恨皆前达,敢负吾君作《楚辞》。”这是唐代诗人薛能笔下《题永城驿》一诗中对隋堤的描写。隋唐以来,李白、杜甫、苏东坡、范仲淹等诸多名家沿着运河来到永城,当地的山水风物受到了他们的眷顾与青睐,隋堤无疑成为运河留给永城的宝贵财富。清光绪《永城县志·园林》载:“隋炀帝使麻叔谋开汴河入广陵,沿河筑堤种柳,以宫人引御舟。今县城即跨堤上,东西绵亘,行迹宛在者二百余里。”

  “隋堤烟柳”为清代永城八景之一。宋代后运河被黄河水淤塞,唯永城境内的大堤尚存。堤上的杨柳树极多。清代永城邑人吕永辉有诗:“长堤一道去悠悠,隋堤遗迹今尚留。柳色空余天子恨,烟光难绾庶民愁。登临不尽兴亡感,盛世须怀逸乐忧。凤辇龙舟竞销歇,行人犹爱绿荫稠。”清康熙吏部尚书、永城人李天馥诗《近郊闲览》描绘了永城隋堤官道两旁美景:“引满清冷数,临风极望赊。柔条官柳道,浅萼女墙花。塔影笼初日。溪光受晓霞。鏕联红叱拨,绕遍大堤沙。”其《大堤曲》:“堤上春光好,丝丝杨柳晴。谁家游冶子?隔树挞流莺。”欣赏着古堤美景,他不由发出了“四围山色好,何必忆江南”的感慨。。

  清代永城籍人吕履垲、蒋梦尾、李荫岩都有描述隋堤的诗。吕诗是:“长堤杨柳漫销魂,碧色曾承雨露恩。殿脚三千无限恨,春来犹自皱眉痕。”(《隋堤柳》)蒋诗是:“杨花欲落阳春老,隋家天子太草草。锦山秀水杳何处,一堤杨柳新莺语。”(《隋堤曲》)李诗是:“长堤一望尽荒沙,锦缆当年引翠华。只为江都入梦好,千秋依旧落杨花。”“几行绿树绕河滨,烟雨年年发早春。但恨风流无尽处,却教杨柳覆他人。”(《隋堤二首》)

  沧海桑田寻古堤 运河考古仍求索

  隋唐大运河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永城段西北接夏邑会亭镇关仓,起自永城马牧乡马庄村西,向东南经过郑店、马牧集、酂阳集、西十八里、永城西城区、谢酒店、东十八里、呼庄等,止于永宿公路永城收费站东300米处,全长53公里,东西横穿永城全境,再向东南进入安徽省濉溪县境。沧海桑田,岁月无情。据侯岭呼庄的老人讲,50多年前,隋堤有相当一部分仍高于地面4—5米,与瓦房顶部一样高,后来因为修路、村民取土慢慢就平了。

  为做好大运河的保护工作,商丘市与永城市文物部门先后对永城境内的大运河遗址进行考古勘探调查。1991年11月,配合永城矿区永青铁路建设,在侯岭乡谢酒店村西对大运河断面进行了解剖发掘,出土了隋唐宋时期的瓷器、钱币等文物,探明了运河河底及河坡的情况。2007年6月,为配合中豫世纪城房地产建设工程,在永宿公路北侧的建设工地开挖探沟3个,明确了运河的基本构造和淤积情况,获得唐宋瓷器标本及唐开元通宝铜钱等。2008年,为配合大运河申遗,对境内运河的走向进行了20多天的走访调查,探明了南北堤和河道具体位置,为申遗提供了科学资料。文物部门还探明,现在西城区中山街两侧就坐落在古运河之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西城区大隅首东侧的百货大楼改造挖地基时,曾发现有排列规整的石板,疑为运河码头。

  根据大运河永城段考古,还发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北距黄河不远的大运河用伟岸的身躯挡住了黄河水,使运河南岸人民免受洪水之害。根据调查,运河北岸的土地多次遭受黄河水淤积,有的厚度达到七八米,土质为沙土。运河南岸的土地为黑淤土,明显没有受到黄河泥沙的冲击,有的地方虽是沙土,但也是很薄的一层。可见,大运河不仅发挥着交通动脉的作用,还起着趋利避害的作用。

标签:
  •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联合播报发表
  • 转载请注明:联合播报
联合播报是光华通讯社集团主办的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