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团改革须扎根基层让群众贴心
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重庆调研群团改革试点工作时指出,群团改革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正确方向,解决突出问题,让改革在基层落实、在基层见效,更好动员群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功立业。(新华社重庆5月10日电)
笔者认为,好风凭借力,奋进正当时。抓好群团改革须扎根群众,让群众贴心。
群团改革须联系群众。群团组织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贯彻群众路线、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量。开展群团改革工作要以群众为中心,重点要突出一个“群”字。改革要从基层做起,着力解决脱离群众的突出问题。李源潮同志在重庆调研时强调,抓住全党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契机,建立群团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深入推进群团干部下基层、转作风。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基层、扎根群众,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网上建组织、建阵地。要经常联系群众,多了解群众呼声愿望、多为群众排忧解难,多到群众中去看一看,帮一帮,拉近距离,贴心群众,不断增强群团组织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引导群众紧围在党中央周围,紧跟党走,凝聚民心。
群团改革须服务群众。群团组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群众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就要求群团组织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牢牢把握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正确方向。要以“党政所需、群众所急、群团所能”为群团改革的重点方向,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能力,当好群众工作的组织者、群众思想的引领者、群众利益的维护者。使改革更加精准地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进而提升群团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
群团改革须坚持群众路线。“知政失者在草野。”任何时候,人民群众都是力量之源、活力之泉、事业之基,唯有扎根群众,心系群众才能枝繁叶茂。群团改革必须少些“官气”,多接地气,不做 “花瓶”摆样子。须坚持眼睛向下看,俯身基层,听取群众心声,解决群众诉求,维护群众权益,解民意顺民心。做群众看得到、得实惠的事情,做群众的贴心人,为党分忧,为民谋利。
“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君子务实、实干兴邦。”群团改革须扎根基层,贴心群众,顺意民心。从而汇聚群众力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功立业。
(作者单位:贵州省黄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