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专念”让这一切充满乐趣

2016-05-05 阅读

内容摘要:孙云晓:中国许多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教师会把自己的许多期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所以很多孩子慢慢地把父母、教师的价值观当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些孩子就可能出现您所讲的“背景混淆”。”中国许多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教师会把自己的许多期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所以很多孩子慢慢地把父母、教师的价值观当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些孩子就可能出现您书中所讲的“背景混淆”,进而迷失自我。孙云晓:您在书中提到,对于孩子不喜欢的工作,无论是许诺孩子(奖励或惩罚),还是在令人不快的任务中增加有趣的元素,都会强化孩子认为这项任务很令人厌恶的看法。孙云晓:您提到对孩子进行发掘新颖性的指导,有助于提升孩子集中注意力和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孙云晓;埃伦·兰格;孩子学习;教师;父母;学生;教授;成绩;价值观;知道

作者简介:

  孙云晓:中国许多孩子是独生子女,父母、教师会把自己的许多期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所以很多孩子慢慢地把父母、教师的价值观当成了自己的价值观,这些孩子就可能出现您所讲的“背景混淆”。

  埃伦·兰格:没有什么东西本身就是有趣或无聊的。我们的想法导致事情变得无聊、可怕、焦躁,但同时,改变思考问题的方式可以使同样的事情变得有趣。我们越有专注力,就越能控制周围的世界。

 

  读过美国心理学教授埃伦·兰格的《专念》《专念学习力》《专念创造力》等作品之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孙云晓深信,专念理论不仅可以解放孩子,而且可望打造创新者的基因(DNA)。就如何培养学生的专念力问题,孙云晓展开了与兰格的对话。

  梦想之旅何时启程

  “我只是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而成功也就自然而然地来到了。”

  孙云晓:您个人认为自己在中小学时代发展状况是什么样的?

  兰格:我有一个童话故事般的童年,我的父母一直爱我支持我,所以我很喜欢上学,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

  孙云晓:回首往事,您认为自己成功的起源在哪里?

  兰格:我本来是想学化学的,并立志成为一名医学博士。但是在和津巴多教授学了一些心理学入门课程后,我决定改修心理学。当时因为我在班级里一直是最优秀的学生,所以教授们都以为我会继续修读研究生,将来做一名教授。在我的印象中,我从来没有做出这样的决定。我只是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而成功也就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有些时候,我的成功完全不是刻意努力的结果。我大学时候的一篇论文曾被我的教授称为是“异常大胆”的。我从来没有刻意追求做不同凡响的事,而且我从来不知嫉妒为何物,如果别人做到了我做不到的事,我所做的只是去学习他做事的方法。我不保证自己要多久才能学会,但我相信,我和其他所有人通过努力是一定能够学会的。

  孙云晓:您事业的成功,主要是受谁的影响?

  兰格:我的父母一直支持我,我的母亲经常在别人面前夸耀我取得的成就,这让我比较尴尬,但其实内心里还有些暗喜,她让我觉得我什么都能做到。我认为是我父母的温暖和友善影响了我,让我也成长为这样的人。社会和身边的人也不知不觉地影响了我们。

 

相关文章

标签:
  •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联合播报发表
  • 转载请注明:联合播报
联合播报是光华通讯社集团主办的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