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创产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
解放日报讯(记者李君娜)2016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今天将举行。“十二五”期间,上海文创产业保持健康快速发展,总产出和增加值从“十一五”末的5499亿元和1673亿元,增长至2014年末的9054亿元和2833亿元。2015年,上海文创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实现增加值3020亿元,占本市GDP比重12.1%。上海文创产业“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
在“直观”的数字之下,上海文创产业呈现出进一步改革创新、市场要素更为完善、推进机制更为合理、产业布局更趋合理等特点。文创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产业竞争力也进一步提升。
优势领域迎来改革创新
“十二五”期间,上海文创产业的传统优势领域迎来改革创新。其中,电影行业生态环境变化显著,电影备案数量、出品量显著上升,完成片数量达到50部,动漫电影保持全国领先;上海报业集团媒体转型发展成效显著,上海观察、澎湃、界面成为国内同类新媒体佼佼者;文广集团完成百视通和东方明珠重大资产重组,打造资本和产业平台;上海纺织集团整合全球设计资源,实施时尚与科技战略转型;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登陆上证主板,进一步夯实行业龙头地位。
其次,一批新兴领域拥抱“互联网+”。创意设计领域虚拟现实技术与仿真技术加快应用,集成创新与服务设计能力提升。木马设计的普罗娜智慧路灯等7个作品荣获全球权威红点奖,上海洛可可的“黑玛瑙”高密度LED拼接屏等9个作品荣获IF产品设计大奖。信息服务业形成竞争优势,互联网金融规模化发展,全国60%的第三方支付业务量和54家持牌企业汇聚上海,网络文学占全国市场90%份额,网络游戏占全国市场1/3份额,网络视听占全国市场1/4份额。
此外,一批领军人才和大师作品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比如,岸峰设计创意总监谢春雷荣获全球仅10位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设计新锐奖”;吴德昇大师的罗汉、颜桂明大师的忠孝结义、陆莲莲大师的凤歌鸾舞等55件作品在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天工奖、精品奖“百花杯”中荣获22金13银20铜;作家金宇澄长篇小说《繁花》荣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3D 电影《霸王别姬》荣获“2015创意艺术奖·金卢米埃尔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