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工业题材走入文学的视野
内容摘要:受几千年的农耕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学多关注农业文明和田园、乡村。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和工业进程的深化,工业题材逐渐走入文学的视野。
关键词:工业文学;研究;樊洛平;工业化;工业题材;中国工业;文学史;中国社会科学网;工人阶级;生活
作者简介:
文学题材是社会和文学发展变化的历史产物。受几千年的农耕文化的影响,中国文学多关注农业文明和田园、乡村。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和工业进程的深化,工业题材逐渐走入文学的视野。围绕中国工业文学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史》副主编之一的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樊洛平。
中国社会科学网:请您谈谈研究我国工业文学的意义?
樊洛平:从19世纪末产生近现代工业以来,可以说古老的中国就已经迈开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脚步。工业、工人阶级以及民族资产阶级,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工业题材的文学作品也成了文学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现象。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对于这个领域的研究却一直是个薄弱环节。
当前,我国工业正在高速发展,中共中央提出的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方针,在中国的大地上将要变为现实。因此,工业领域的生活变得更为纷繁,工业领域的问题将更为全社会所关注。涉及工业、工人和工业职员的文学、影视作品已经有新的崛起之势。
我们选择这个课题,意在填补文学研究的这一空白,首次对我国百年来的工业文学资料进行系统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从而在文学研究中开辟一个新的领域。其研究对于认识我国工业化的道路和工业化中的社会问题,对于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对于当前与今后工业题材的创作,应该说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