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汕头澄海将独特历史人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

2016-05-26 阅读

    在4月29日举行的“美丽中国·寻找最美城镇”走进广东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讨会上记者获悉,中山市、韶关市、汕头市澄海区3地被提名候选“中国最美城镇”。

    专家认为,从韶关、汕头和中山3个城市的发展之路来看,不论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各有特色,加上广州作为新型城镇化试点的省会城市,总体上广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格局正由点到面、全面铺开向纵深发展。

    与会专家表示,产城融合和城乡融合是新型城镇化中关键的两方面。产业发展可持续才有城镇化发展的可持续,这一点,广东可以说是在全国范围做得最好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副院长张朝伟表示:“城镇化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产城融合,城镇化必须有产业支撑。”

    以中山为例,据介绍,作为“中国最美城镇”提名候选城镇,其依托全市16个省级专业镇和35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大力推动新型专业镇发展,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集聚,加速农村就地城镇化。全市村集体年均可支配收入达1224万元,超过80%农村从业人员从事二三产业,农村居民收入78%以上来源于非农产业,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58:1。

    不仅如此,张朝伟表示,中山的灯具、澄海的玩具和礼品产业、韶关的重型机械,等等,拥有成熟的产业集群和闻名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品牌,都是城镇化和现代化最基本的条件。

    另外,他还提到,广东城镇化的又一特点在于,城乡一体化的水平很高,城乡差距小。据悉,广东城镇化率和城镇化水平全国领先,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以中山为例,城镇化率达89.7%,更是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张朝伟强调,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就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广东市场经济起步早,最先遇到瓶颈,低端加工的利润空间大幅下滑,必须在产品创新、品牌营销等方面在“微笑曲线”两端下功夫。

    据韶关市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专利申请量、授权量连续10年居全省山区市首位,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

    对此,专家们认为,政府要通过退税等手段对企业在研发创新上给予鼓励和支持。“全民创新比全民创业更重要。”张朝伟说。

    “为新型城镇化注入精神文化内涵,这一点需要坚守。”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玉海强调。

    张朝伟认为,“广东城镇化、现代化发展水平非常高,但这并不影响广东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据统计,按照国家公布的前三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计算,广东累计共有126个传统村落入选,由中央财政给予支持。

    据介绍,作为“红头船”的故乡,汕头澄海辖区内的樟林古港早在19世纪前叶就是我国的“通洋总汇”。近年来,注重将独特历史人文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创建“中国华侨文化历史名城”,打造“灯谜之乡”“版画之乡”“动物舞蹈之乡”,“澄海灯谜”“蜈蚣舞”更是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wx_logo

标签:
  •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联合播报发表
  • 转载请注明:联合播报
联合播报是光华通讯社集团主办的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