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美丽乡村”要注重历史文化传承
林征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在全省范围内掀起建设热潮。在各地方,“美丽乡村”建设已然成为当前面临的重点工作之一,如何在建设中突出特色,搞出亮点,是各区县、乡镇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美丽乡村”建设出特色的着力点在于把握当地历史文化脉络。
挖掘历史文化传承从根本上促进农村“人文美”。美丽乡村不仅要美在面子上,更要美在里子上,村民人文素质的提升才是美丽乡村健康良好发展的力量源泉。我省很多自然村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以正定县新城铺村为例,这里是鲜虞国故地又是苏天厥、颜良等历史名人、将领的出生地,还拥有“高照”、“二贵摔跤”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我们应注重挖掘历史,突出“鲜虞文化”特色,大力扶持传统艺术,做好文化传承,更好的唤起村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提高村民的人文素质,促进农村“人文美”。
将历史文化传承与产业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美”。“美丽乡村”的核心是“产业美”,百姓富了、日子好了,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抓产业首先想到的就是搞电商、搞“双创”,但农村电商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又缺乏“双创”的发展土壤。只有将这些新兴产业与当地民俗文化相结合,围绕本地特色产品,不断改进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有销路、有市场,抱上一个别人抢不走的“铁饭碗”,切实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打通农民致富道路。
把历史文化传承融入建设规划打造农村“风情美”。农村道路是否宽敞整洁,民居墙面是否干净利索决定着一个村庄的直观印象。要避免“千村一面”就需要结合本地历史文化特色,将历史文化传承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特色民居设计,把村内街道规划与地势相结合,注重突出观赏性、独特性、科学性,同时也要注意推广的可行性、经济性,真正使特色民居、特色规划能推广开来,形成全省范围内,一村一景,村村“风情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