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红色场馆社会教育功能理论与实践座谈会在绵阳召开

2016-05-09 阅读

  四川新闻网绵阳5月8日讯(记者 黄宗锐)5月7至8日,由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发起的全国红色场馆社会教育理论与实践座谈会在绵阳召开。来自北京、江苏、河北、吉林、四川、甘肃等省市50多名领导、专家、学者,以及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韶山毛泽东故居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等全国30多家红色场馆的负责人,围绕红色场馆社会教育功能发挥、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关达成共识。

  这次会议由光明日报社、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社科院主办,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绵阳市社科联、四川省地震知识普及基地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承办,主题是“重温辉煌历史,传承红色文化,拓展教育功能”。与会领导、专家、学者和红色场馆负责人在发言中,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来的辉煌历史,就如何充分发挥红色场馆展示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窗口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作用建言献策,着重研讨了红色文化助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建设幸福美丽中国的重要功能。

  通过充分的研讨、交流,专家、学者们认为:红色场馆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物态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基础,是世界认识中国特有的文化品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纪念场馆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丰富内涵,对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起着重要的牵引示范、强基固本作用,建议纳入国家文化软实力体系之中,使之成为民族精神的殿堂、核心价值观的课堂、中华文化的高地。在新形势下,红色场馆要有效地策划、组织一些社会教育活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人民热爱党、热爱民族与国家,为增强党的战斗力、民族的凝聚力、国家的竞争力作出应有贡献。

  会议在结束之际,与会专家、学者联合发布了《纪念场馆教育功能·绵阳共识》。

  国防大学少将、教授颜晓峰,中央党校教授沈传亮,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陶文昭,吉林大学教授、中国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史吉祥等专家、学者;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沈卫星,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副院长李明泉,四川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唐永进等领导出席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学民主持开幕式并欢迎辞。(本网绵阳热线:0816-2261320)

相关新闻

标签:
  •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联合播报发表
  • 转载请注明:联合播报
联合播报是光华通讯社集团主办的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