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

临朐记忆:沂山上的历史脚印

2016-08-21 阅读


  时光如水,几百年过去,在历史中也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电视剧的主题歌里唱:“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活五百年是一个永远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哪怕他是皇帝,哪怕他英明神武,战功累累,威风八面。在时光的河流里,每个人都是转瞬即逝的一朵浪花。
  对于一座山来说,五百年却很短,短到你甚至看不出它的变化,感觉不到地壳运动在它身上细微的影响。它一直沉默着,以博大的胸怀接纳着来到这里的各种各样的人们,默默地看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它的脚下繁衍生息,种种建功立业,种种战争杀戮,种种悲欢离合。
  就这样过了一两千年。距离现在2600年的时候,沂山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边境。
  据《左传》记载:“僖公四年(公元前656年),管仲云:‘齐地南至穆陵’”。穆陵是至少存在了2600年的一个地名,位于沂山的东南侧。管仲是春秋时期的名相,在他的辅佐之下,在诸侯纷争的时代,齐国的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那时候,齐国的南面是强大的楚国,中间隔着沂山,东面是大海,西面、北面都是豪强林立。于是,从齐灵公开始,齐国就开始修长城御敌,历经百年,到战国中期的时候才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工程。据史料记载:齐长城横亘于山东中部,《括地志》上说:“西起浑州(现平阴县防门),沿河历泰山北岗,蜿蜒东去,至密州琅琊台(现胶南县小朱庄)入海,其长千有余里。”
  这段长城就修筑在沂山之上,借助沂山天险,来防御南面楚国的进攻。整个城墙通高九米,截面呈梯形,南面陡峭垂立,北面坡势平缓。长城上设有关隘,穆陵关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可以想像,春秋战国时期的沂山之上,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征夫,他们放下简单的行囊,拖着疲惫的双脚,抬着沙土,搬来石头,挥汗如雨……沂山上的烈日炽烤着他们,呼啸的山风吹着他们脸上的尘土和乱发,他们的家中,或许有一个如孟姜女一样的新婚妻子,在等着他们归来,而又有谁,永远留在了沂山之上,化作了生生不息的野草?
  远古的风中传来战马的嘶鸣,战士的呐喊。是的,曾经,沂山对于这一切都不陌生。自古,这里就是军事要塞,兵家必争之地。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春秋战国时期,外敌入侵齐国,多选在冬春时节,那时是河流的枯水季节,干枯的河流可以让战车更方便地通过。这从后世的考古发现中可见一斑,齐长城附近出土了大量的兵器。现存在潍坊市博物馆的“车大夫长画戈”等兵器就是那时的东西。
  2200多年前,乐毅率赵、楚、韩、魏、燕五国联军攻打齐国,由济南附近上至临淄,后挥师东进南下。他的南下之师,进入临朐、青州一带,意图夺下穆陵关。齐国军队凭借沂山天险与长城,在此与他们展开激战。

标签:
  • 版权声明:本站原创文章,由联合播报发表
  • 转载请注明:联合播报
联合播报是光华通讯社集团主办的视频网络电视台,设置100多个节目频道,24小时全球轮播,点播,影响力十分显著,是企业宣传的绝佳载体,欢迎合作,欢迎播放广告。00852-97961990 9796927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