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工”真正成为历史名词
王垓鉴
近日,一名14岁的男童进入佛山大沥一内衣企业上班,工作约月余后,次日被发现猝死在出租屋内。昨日,佛山南海区人社局就该事件通报称,目前用工企业与童工家属双方协商达成了一致意见,由企业向家属赔偿15万元。
听到这则消息第一感觉就是心痛,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这个世界,本来应该是享受花季雨季的花朵,就这样被世间无情的抛弃。都是为人父母,为什么对待孩子的差别会这样大?我们应该去做些什么,才能让童工真正成为历史的名词。
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而青少年工人是指任何超过上述定义的儿童年龄但不满十八岁的工人。全球各地区中,亚太国家童工最多,已经超过1亿。在商业或工业中雇用的未成年的工人,尤指违反禁止使用一定年龄以下儿童法令而雇用的。在很长一段时间,童工并不被认为是一个问题,当义务教育和劳工与儿童权利深入人心以后,这才成为一个广为争论的话题。
首先,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责任主体应尽的权利义务,在法律政策上不给企业钻漏洞的机会,明令禁止招收童工。
其次,加大普及义务教育力度,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童工会从工厂等地方逐渐的走进课堂教室,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利,而不仅仅是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而去出卖自己廉价的劳动力。
最后,继续深化改革,消除贫富差距。许多家庭让自己的孩子去当童工大多是迫于无奈,贫富差距的严重使得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得不面对更加残酷与严峻的生活环境;只有不断地深化改革,消除贫富差距,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杜绝童工 滋生的根源。
每个家庭都有孩子,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茁壮的成长,让我们共同努力,共同监督,共同倡议,让童工帮随着他过往的罪恶都成为历史的名词,被扫进历史的长河中一去不复返。